中國江蘇網10月16日訊(通訊員王旭雁李煜記者袁濤)近年來,省國土資源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戰略思想,認真貫徹落實省委、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,發揮部門優勢,集成集聚政策,突出創新推動,加強制度供給,深入開展國土支持扶貧專項行動。明天就是“扶貧日”了,省國土資源廳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?
三年來,省國土資源廳向省定12個重點幫扶縣(區)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5.7萬畝;流轉增減掛鉤節余指標、交易補充耕地指標5.33萬畝,籌集資金283.86億元;推進經濟薄弱地區整治土地105.86萬畝,投入資金33.68億元,蘇北五市建成高標準農田510.39萬畝。
一是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統籌引導。向省定12個重點幫扶縣(區)安排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14.8萬畝、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規劃流量指標22.6萬畝,蘇北五市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占全省40%以上。
二是突出用地計劃指標的支持保障。向省定12個重點幫扶縣(區)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5.7萬畝,占全省計劃指標比例從2015年的7.41%提高到2018年的7.98%。對省重點幫扶縣(區)和黃橋、茅山革命老區每年單獨安排200畝增減掛鉤用地指標。
三是用足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。出臺《省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流轉使用管理暫行辦法》,省域范圍累計流轉增減掛鉤節余指標2.75萬畝,籌集資金217.25億元。
四是建立耕地保護與扶貧開發相互促進有效機制。實施耕地保護“行政+市場,責任+激勵”新機制,組織經濟薄弱地區補充耕地指標專場交易,交易指標2.58萬畝,籌集資金66.61億元。
五是加大對經濟薄弱地區土地綜合整治支持力度。向全省經濟薄弱地區安排省級土地綜合整治項目114個,安排資金33.68億元。
六是落實“五方掛鉤”幫扶責任。每年召開淮安區“五方掛鉤”幫扶協調小組推進會,制定30余條幫扶措施,實施土地整治項目5個,安排項目資金1.46億元、專項資金960萬元。幫扶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實施幫扶項目303個,協調資金6.4億元。 |